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,沐川县这片被群山环抱的秘境,正以一片片翠绿的茶芽为笔,书写着从深山茶园到国际市场的产业传奇。沐川春茶,这个曾几何时“藏在深闺人未识”的地方特产,如今已借力“一带一路”东风,跨越山海,香飘丝路,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。其背后,是科技赋能、生态筑基、产业协同三重密码的深度解码。
科技赋能:从“手工坊”到“智造工厂”的华丽转身
走进华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车间,全链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。从杀青、萎凋到烘干,每一道工序都由智能设备精准把控,温度、湿度等参数实时监测,确保茶叶品质的稳定性。一季度120万斤干茶的产量,不仅彰显了科技带来的效率飞跃,更以超83%的外销占比,将沐川春茶推向了非洲、俄罗斯、中亚等国际市场。同时,内销渠道直供农夫山泉及新茶饮企业,内外销双轮驱动,市场版图不断扩张。
科技的力量不仅体现在生产端,更延伸至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。2025年一季度,外销产值同比增长40%,达到1100万元。企业赴乌兹别克斯坦、塔吉克斯坦等国的实地考察,深化了国际供应链合作,为沐川春茶的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生态筑基:以“绿水青山”孕育“金叶银芽”
沐川春茶的魅力,源自其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。这里的茶园依山傍水,土壤富含硒元素,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营养宝库。石碑村万亩茶园,凭借欧盟出口茶基地的认证,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力,让每一片茶叶都成为“绿色、健康、安全”的代名词。
而静云村的老川茶,更是生态与文化的完美融合。60-70年树龄的老茶树,在生态种植与手工制茶技艺的呵护下,年产1500斤高端富硒有机茶,远销欧洲、俄罗斯,年产值超200万元。这不仅是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承,更是对生态农业价值的深刻诠释。
以“中国紫茶之乡”为核心,沐川县整合“紫嫣”“老川茶”等特色品种,形成差异化产品矩阵,让“沐川春茶”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独树一帜,竞争力显著提升。
一季度,华义生物科技总营收1300万元,外销占比超84%,这一亮眼数据背后,是沐川茶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。而2025年全县紫茶种植面积冲刺10万亩、红茶出口量持续领跑全省的目标规划,更是彰显了沐川人对于茶产业未来的雄心壮志。
从深山茶园到国际舞台,沐川春茶以“生态+科技+文化”三轮驱动,不仅书写了“茶香飘丝路”的产业传奇,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。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沐川人正以茶为媒,连接世界,共绘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。